- 张文智;
观卦[■]九五、上九两个阳爻在四个阴爻之上,有阳观于阴之象,亦犹人之二目下视或日月当空之象。圣人通过观察天地万物而明天道、神道及人道,并施其教化。如果人能做到内心诚敬、洁静精微,就可以与天交感、贯通天人。观之大用,不在祭祀,而在感孚,上观以孚天性而达性命之源,以立其本;下观以孚于人情而化育万物,以达其用。与天感孚又赖人之"中正"之德。"四时不忒"乃"神道"之显现,但非"神"之自为,而是阴阳消长循环所致。神"藏于心,发于性,与生俱生",人们通过"观心"即可知"神"之所存,通过"观性"即可知"天"之所在。故这里所说的"神道"即"性道"。"神道设教"能够让人们生起敬畏之心,而如果没有敬畏之心,则所谓"内在的超越"及儒学的宗教性就难以坐实。
2019年04期 v.21;No.118 30-38+1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4K] [下载次数:9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1 ] - 刘宗镐;
学界长期以来对心学的研究,主要是对以陆象山为代表的金溪心学和以王阳明为代表的姚江心学(合称"陆王心学")的研究,而忽视了以陈白沙为代表的江门心学,突出表现是江门心学有何理论特色,学界至今没有明确的回答。其实,江门心学以"学贵知疑""学贵自得""内外合一""学宗自然"和"因诗写道"为基本的理论特色,其中,"内外合一"特色表现在工夫论域,就是以"心事合一"或"即心即物"为主要内涵的"学无内外"工夫论。这种工夫论是对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两派工夫论的扬弃,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江门心学的理论特色表明:江门心学是一个独立的心学流派;江门心学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学术地位。
2019年04期 v.21;No.118 39-45+1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6K] [下载次数:2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黄诚;
《尚书》经典中蕴涵丰富的宗教哲学思想,文本所涉天命、鬼神、上帝、群神、神人等与"神"直接相关之思想概念与哲学范畴,是建构《尚书》"人神观"与先秦宗教神学思想体系不可或缺之内容。《尚书》文本论"神"与论"人",既弥漫着强烈的神性意识,亦具有浓厚的人文精神;所论人神关系内容,蕴含天人关系、天神关系和天祖关系,是天、神、祖、人、上帝之间立体融合。《尚书》"人神观"反映了殷周之际思想世界复杂之人神关系图景,体现了"人本"与"神本"并行发展之态势,展示了"人神同构""天民一体""神人不二"与"天人合一"之理论特征,彰显了中国古代社会以"神道设教"和"人道设教"为特质的历史文化思想面相。"神本"向"人本"转向之观点,并非完全真实反映历史发展轨迹与状态。"神本"与"人本"、"神道设教"与"人道设教"在中国历史文化进程张力中并行发展且互为补充,并成为社会稳定与人心安定的重要教化之道。
2019年04期 v.21;No.118 46-57+1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9K] [下载次数:9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刘晓星;许从宝;
沪港通政策的成功推出深刻影响了上海和中国香港两地股票市场的运行走势。基于SV-TVP-SVAR模型,深入考察了沪股通资金净流入、投资者情绪与上证50指数三者之间互动关系的时变特征。研究结果表明:从同期关系角度看,沪股通资金净流入显著正向影响着投资者情绪和上证50指数,沪股通资金已成为沪市股票市场上一股重要的参与力量;从脉冲响应走势角度看,沪股通资金体现出显著的逆向投资风格,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日趋明显,这符合管理层出台沪港通政策的初衷;投资者情绪与上证50指数间存在着相互正向影响关系,证实了内地股票市场上依然存在着以追涨杀跌为主要特征的"羊群效应"。实证结果发现沪港通政策对内地股市运行产生了显著的积极影响,并为政策当局完善沪港通交易机制、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提供了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2019年04期 v.21;No.118 58-68+1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79K] [下载次数:15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1 ] |[阅读次数:0 ] - 刘庆富;谢雨池;孙传欣;
利用日内数据研究我国股指期货市场提前交易期间的信息内涵及其预测能力。实证结果表明:我国股指期货的提前交易具有丰富的信息内涵;并且,所构建的偏度、峰度和交易量等交易指标不仅能够解释股票现货和期货市场的隔夜收益率,还能解释股指期货的日内收益。这意味着我国股指期货的提前交易不仅反映公开信息,还能反映私人信息。由此,进一步给出了基于提前交易信息投资管理的对策建议。
2019年04期 v.21;No.118 69-76+146-1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7K] [下载次数:4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李守伟;解一苇;杨坤;龚晨;
基于16家上市银行相关数据,实证研究了我国银行业多层网络结构对系统性风险溢出的影响。首先,利用时变Copula-CoVaR模型测度各银行的系统性风险溢出效应;其次,基于银行股票收益率间三种相关性,构建了银行多层网络模型;然后,选取多层网络结构中心性指标,建立了面板回归模型分析多层网络结构对银行系统性风险溢出效应的影响。研究表明:在银行多层网络中,度中心性对系统性风险溢出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而中介中心性则对系统性风险溢出无显著影响。
2019年04期 v.21;No.118 77-84+1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9K] [下载次数:10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6 ] |[阅读次数:0 ]
- 戴宗翰;
"全球能源互联网"的实践,有赖于国家间电力能源部门的自由开放。然在电力能源部门自由化项目上CPTPP对非成员国所建构歧视性的"外部"贸易壁垒,对我国而言将形成推动跨国跨洲电网互联贸易多边谈判的潜在挑战。此外,CPTPP成员国各自以泛滥式"国家安全"为理由来设置电力能源自由化"技术性贸易壁垒",其所建构的"内部"贸易壁垒,让成员国间在跨境电力贸易自由化上也受阻,这样的趋势恐怕成为其他相对较低自由化标准的多边或双边贸易协定所仿效。我国除需要警惕CPTPP有关电力能源自由化"外部"及"内部"贸易壁垒对"全球能源互联网"推动上的阻碍外,在应对措施方面,双边贸易层次上,中国可通过签署双边FTA模式藉此纳入电力贸易项目来建构以中国为核心国利益的"轴辐式"网络;区域贸易层次上,中国与中亚国家间的跨境电网互联上,可通过上海合作组织来建构中国与中亚战略合作关系;在全球层次上,可积极推进RCEP以强化亚太经济合作主动权,在扩大RCEP成员国并允许CPTPP成员国加入的同时,能做到逐步削弱CPTPP对我国所建构的贸易壁垒。
2019年04期 v.21;No.118 85-92+1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2K] [下载次数:3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吴才毓;
继承制度是社会契约即共同体契约在人类家庭中的体现,实际上也是共同体共同共有或其他关系的一种法定解释。宗教团体、少数民族群居部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五保户等共同体契约的制度内涵可以覆盖并替代继承。依据《民法总则》第93条之规定,寺庙作为捐助法人,设立理事会等统一的内部机构,形成共同体的内部治理结构,依照法人章程形成对内的行为规范,指导僧众的行为,生活生态呈现一种自成一体的共同体结构,僧侣遗产的处置应当适用共同体中建立的习惯规范,而并不适用继承制度。这并不意味着继承制度与宗教习惯、民族习惯、民间习惯存在冲突矛盾。适用契约路径解释僧侣遗产的处置,可以有效解释一系列继承法进路无法解决的问题。
2019年04期 v.21;No.118 93-100+1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2K] [下载次数:3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何静;
"反悔权"主要渊源于消费者权益保护领域,在认罪认罚从宽程序中,反悔权是专属于认罪认罚的被追诉人享有的一项救济权利。认罪认罚案件中赋予被追诉人反悔权是确保认罪认罚自愿性的内在要求,具有其正当性依据。不过,反悔权的行使可能会导致诉讼效率的降低,影响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改革的顺利推进,妨害被害人权益的实现。因此,需要对被追诉人反悔权的行使设定合理的限度,避免反悔权被无正当理由地反复运用。在具体措施上,应当从时间和理由两方面对其进行限制。
2019年04期 v.21;No.118 101-108+1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8K] [下载次数:27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0 ] |[阅读次数:0 ]
- 黄爱宝;
我们应当从监督或追究的主体、对象、内容(事由)和方式等方面辨析与诠释司法机关追究政府生态责任的职能定位。在中国特色的政府生态责任追究体系建设中,司法机关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地位和多重层面的独到价值。目前我国司法机关监督和追究政府生态责任面临观念、制度和能力等多方现实难题,其主要原因在于生态环境司法技能的更高要求、生态环境司法权力的不当受限和生态公民社会发育的相对不足。优化司法机关追究政府生态责任职能应坚持中国特色、司法独立、司法能动、最后防线、合作追责、生态优先原则,要以完善教育强化监督与追究政府生态责任的司法观念,以深化改革创新监督与追究政府生态责任的司法制度,以健全保障提升监督与追究政府生态责任的司法能力。
2019年04期 v.21;No.118 109-117+1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1K] [下载次数:3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叶海涛;方正;
国家公园主要具有公共物品性质,但同时又具有一定程度的竞争性和排他性,因而是一种准公共物品。在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已成社会共识的当下,本文基于国家公园的准公共物品属性定位,分析阐释了国家公园的供给和消费主要应诉诸政治智慧和政治安排,并适当结合市场机制和公众参与,形成政府、企业、公众共建共治共享的国家公园体制建构模式。国家公园本身就是一个完整、稳定、美丽的生命共同体,因而需要运用系统思维方法论构建国家公园体制。作为一种有效的荒野自然保护模式,国家公园体制的建设需要继承和发展马克思解决环境问题的社会制度变革思想,依靠最严格的制度和最严密的法治,对我国现有生态环境保护法律制度体系进一步具体化、升级和优化。
2019年04期 v.21;No.118 118-124+147-1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9K] [下载次数:9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3 ] |[阅读次数:0 ] - 赵唱;薛勇民;
近代以来,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看法历经了三种变化,相应地,公民生态道德养成也经历了三个彼此勾连的逻辑阶段:自启蒙运动之后,人类对自身"主体性"的过分追捧使得"人为中心"理念成为诠释人与自然关系的指导理念,国家与公民围绕这一理念形成了不同的道德规范条例以及具体执行模式;随着生态危机的日益加重以及越治越乱的现实情状,人类开始重估自身价值,一些学者通过确立"他者"在交往过程中的优先性而赋予了自然以核心地位,由此,国家与公民形成了与此理念相应的"生态乌托邦"式的道德规范条例以及具体执行模式;而在以"主体间性"为特征的人与自然应该和谐相处的理论阶段,公民生态道德养成则需要通过教育、训练和反省等方式来增强,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2019年04期 v.21;No.118 125-130+1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K] [下载次数:8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刘克;
佛教题材汉画是东汉民间葬俗中的重要内容,它们主要出现在巴蜀、西北、苏北鲁南等地区。佛教与地方社会进行的整合主要通过佛像、佛塔、地狱图、涅槃图、六牙白象图、老子化胡图、舍身饲虎图、六道轮回图等来体现。佛教在善和孝方面调和儒家的思想观念,以老子化胡和幻术等方式扩大佛教的社会接触范围,增强佛教与社会、家庭和个体的互动,吸引社会各界接受佛教信仰。佛像、地狱图、六道轮回图等题材,其道德形上学所追求的伦理目标和新文明模式弥补了儒道两家在死后世界构筑方面的缺憾,深刻地影响了民众的生活。它们走进民间丧葬活动中,帮助民众解决了死后的问题,为民众的丧葬活动增添了新的心理安慰方式。佛教题材汉画留给我们的不光是佛门先驱者早年纵横中土社会的智慧和经验,更重要的是凸显了佛教初入中土阶段所秉持的那种善于团结和勇于创新的品格。对佛教史分量极重,文献学指标极高的汉画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应该是非常必要的。
2019年04期 v.21;No.118 131-139+148-1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86K] [下载次数:3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伏涤修;
对于历史剧的剧体属性,古人深知历史剧是剧不是史,曲、史自是两体。对于历史剧的剧体地位,无论是创作者还是评论者,都认为曲中有史格自高,历史文化内涵和史鉴价值提高了历史剧的体格。对于历史剧的剧体创作,古人清楚知晓历史剧中有实有虚,虽有部分论者反对历史剧过分拘泥史实,但总体而言推重据史实录,显示出史官文化对历史剧创作、评论的巨大影响和古人对历史剧传播历史的承载功能的看重。
2019年04期 v.21;No.118 140-145+1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9K] [下载次数:2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