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劳动经济学中的雇佣关系理论述评

    易定红

    雇佣关系问题是西方劳动经济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 2 0世纪 80年代以来 ,雇佣关系问题的研究主要沿着制度主义的内部劳动力市场 ,雇佣合同风险和激励 ,以及隐含合同和效率工资等方向发展。所有这些对于我们理解劳动力市场的运行和企业内部劳动力的管理都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同时 ,雇佣关系的研究也为宏观经济学提供了微观基础 ,从而促进了理论经济学的进一步发展。

    2002年06期 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下载次数:14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9 ] |[阅读次数:0 ]
  • 论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内涵

    徐腾

    正确把握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内涵是当好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代表必备的前提条件。当代中国先进文化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文化 ;是以培育“四有”新人为目标的文化 ;是服从和服务于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的文化 ;是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 ,具有鲜明民族风格和民族特色的文化 ;是面向世界 ,吸收和借鉴一切外来先进文明成果的文化 ;是面向大众 ,由群众创造又服务于群众的文化。

    2002年06期 10-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下载次数:2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海峡两岸“企业e化管理与创新”学术研讨会在我校举行

    2002年06期 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试析卢卡奇物化概念的伦理内涵

    陈爱华

    卢卡奇在《物化和无产阶级意识》一文中 ,论述了物化概念及其伦理内涵 ,它主要表现为 :在资本主义商品生产过程中 ,人与人的社会关系呈现为一种物的属性 ,因而获得一种“幽灵般的对象性”和可计算性 ,这就是所谓的物化现象。物化也指人在自己创造的商品面前顶礼膜拜 ,使自己受制于物 ,表现为商品拜物教。卢卡奇的物化概念与马克思的物化概念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2002年06期 14-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k]
    [下载次数:5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WTO语境下的诚信问题:误区与出路

    陈兆德,布成良

    信用是市场经济的重要基石。有效的基于个体自由竞争基础之上的市场机制 ,必须有一定的道德秩序予以支持。在一定意义上说 ,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 ,也是信用经济、道德经济。当前 ,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社会信用体系还很不完善 ,失信行为盛行已成为阻碍我国经济正常运行的严重障碍。因此 ,必须从政府、企业、个人三个层面入手进行社会信用建设。

    2002年06期 2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k]
    [下载次数: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第二届全国综合类人文社科期刊高层论坛”会议在郑州召开

    2002年06期 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信息”的后现代解读

    张之沧

    在信息社会和虚拟世界中 ,进一步解读“信息”本质有着更深刻、广泛的理论和实践价值。信息既非“纯粹物质” ,也非“纯粹精神” ,而是主观和客观内容的统一。它作为能指者不同于所指者 ,其意义包含着很大的主观性、虚拟性、建构性、能动性、多元性、不确定性、相对性、协同性及实用性 ,与人之生存状态和历史进程紧密相关。故信息作为人之思想和语言的构造物不同于客体算子和主体活动 ,而是代表认知的组成规律、经验的抽象形式 ,显现出人类能动地创造概念、建构理论的能力。

    2002年06期 26-30+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k]
    [下载次数:1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西方人文思想对于现代高科技的催生——兼谈西方社会文化特点

    闵卓

    两千多年来 ,西方社会崇尚理性、正视人类、以人为本等长处促使科学技术有了深厚的积累 ,并由此催生出现代高科技的硕果。在科学技术发展过程中 ,社会思潮也同时发生着类似钟摆的有规律的变动。而西方人文思想 ,从总体上看 ,又是由古希腊罗马文明、基督教文化以及文艺复兴以来的人本主义观念综合交织而成的。

    2002年06期 31-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k]
    [下载次数:1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评艾里克森对马丁·路德的心理史学分析

    马向真

    艾里克森思想的创新主要在于他提出的三个系列因素 :自我、心理社会同一性、生命周期。他的著作《青年路德 :对精神分析和历史的研究》被誉为心理史学发展的里程碑。他把精神分析学与历史学相结合 ,对马丁·路德的一生进行了心理史学的应用分析 ,堪称独树一帜 ,是对当代史学最有影响的研究之一。

    2002年06期 37-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下载次数:6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产业结构变迁升级的政府行为透视

    周敏倩

    发达国家产业结构演变的历史表明 ,一国产业结构的变迁与调整受到政府行为的极大影响。在现代市场经济中 ,政府与市场作用都具有成本 ,借助微观经济学关于生产要素最优化组合理论 ,可改建成等成本线和等收益线模型 ,以说明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市场与政府的有效组合问题。两线相切之点是政府行为的边界点 ,它表明政府行为成本最小、收益最大。在产业结构调整中 ,我国政府行为应当规范与调整。当前政府行为的规范与调整要强调三个原则 ,并着重在三个方面发挥政府的作用。

    2002年06期 40-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k]
    [下载次数:2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试析加入WTO后的中国政府行为

    高晓红,李亚平

    加入 WTO后 ,中国需要继续建设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但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市场失灵决定了市场经济需要政府行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具有的特殊性决定了我国的政府行为模式也具有特殊性。因此 ,深入研究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行为 ,对于我国政府行为的转变不仅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 ,而且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2002年06期 47-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下载次数:1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的竞争优势

    顾书桂

    在经济全球化中 ,发展中国家追赶发达国家 ,作为竞争优势最重要基础和来源的劳动力成本优势 ,既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也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中国的国际竞争力过去和当前都主要来源于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但随着客观形势的变化 ,将劳动力成本优势建立在资金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上 ,在中国既是一种客观需要 ,而且基本条件已经具备。中国应当为劳动力成本优势的顺利转移做好准备。

    2002年06期 51-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下载次数:1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企业竞争力概念剖析

    孙晓林,仲伟俊,满大庆

    企业竞争力是一个通过比较而得到的相对的概念。根据资源优势理论 ,企业竞争力就是资源价值与资源成本的比值 ,而企业竞争地位则是本企业竞争力与其他企业竞争力的比值 ,即相对资源产生的价值与相对资源成本的比值。相对资源价值与相对资源成本的 9种组合构成了企业竞争地位的描述模型。

    2002年06期 55-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下载次数:7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0 ] |[阅读次数:0 ]
  • 货币供给的经济分析

    窦祥胜

    货币供给合理与否对经济影响较大 ,因此如何保持一个合理的货币供给水平 ,是各国中央银行追求的基本目标。一般地说 ,财政收入减少、国际资本流入和国际收支顺差增大 ,会增加货币供给 ;如果用货币以外的资产来替代货币资产 ,则会通过改善货币乘数而增加货币供给 ;金融创新通过改变货币层次结构、货币数量和货币乘数来影响货币供给 ;货币供给的内外均衡协调状况 ,由利率和汇率的组合结构状况及其水平决定。

    2002年06期 59-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下载次数:3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国外风险投资机构在中国投资的特点及发展趋势

    张孝德

    国外风险投资机构自 2 0世纪 90年代起在中国进行风险投资 ,主要表现为五大特点 :投资期集中在企业的扩展期和成熟期 ;投资企业的类型集中在工业工程、电子通讯和制药等行业 ;投资区域主要在沿海发达地区 ;投资方式采取了分散投资和组合投资的方式 ;在功能上对推动中国风险投资发展起了示范和启动作用。国外风险投资机构非常看好中国的风险投资市场 ,通过与中国风险投资商合作进行投资是未来国外风险投资在中国投资的趋势。

    2002年06期 64-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下载次数:2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论市场竞争机制中专利效力范围的界定

    成红五

    专利权是当代世界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的“游戏规则”之一 ,在市场竞争机制中 ,对专利权保护的基本要求是平衡专利权人与相关权利人的利益 ,界定专利权与平等竞争权的范围。这是确定专利法与经济法的依据。

    2002年06期 67-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下载次数: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全国人大副委员长许嘉璐来我校考察

    2002年06期 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论建筑的艺术意蕴

    谢建明

    建筑艺术是一种实用与审美相结合的艺术 ,是建筑师在掌握艺术媒介物质的自然属性及其规律的基础上 ,创造出来的体现一定生活内容的艺术形象。建筑师在进行艺术设计与艺术构造时 ,应充分注意功能与审美的协调、契合民众审美情趣、体现时代精神、展示民族特色等美学原则。

    2002年06期 71-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下载次数:4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0 ]
  • 论雕塑艺术的空间问题

    郭勇健

    雕塑艺术只有在打破对称的形式 ,摆脱“正面律”的平面观念之后 ,才能产生出最具空间性的圆雕。雕塑空间不同于物理空间 ,它诉诸知觉而且常与人体姿势同时呈现 ,具有“不可入”、“不兼容”、“个体性”等感性特征。雕塑空间关系到实体和虚空、人与自然的对立统一 ,体现了“人本主义”的精神。

    2002年06期 75-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k]
    [下载次数:3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黑格尔与当代艺术命运

    陈翔勤

    黑格尔美学思想有体系维度和历史维度双重含义 ,他关于艺术终结论的思想预示着今天艺术的状况 ,现代性主义和后现代性主义艺术和文学运动在某种层面上是对黑格尔艺术终结论的历史证明 ,即当代艺术或文学的命运就是那种以美学为奠基的古典艺术走向解体和终结。

    2002年06期 80-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k]
    [下载次数:4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板桥道情综论

    尹文

    板桥道情作于郑燮一生中最为困顿偃蹇之时 ,作者以儒道互补为人生的精神支柱。其词通俗易懂 ,其意深沉宏远 ,具有纵观千载的历史意识和醒世觉人的劝诫作用。

    2002年06期 86-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k]
    [下载次数:4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 试论“思想家的小说”的作者吴敬梓的思想

    陈美林

    吴敬梓的思想内涵十分丰赡 ,传统思想中的儒家思想和魏晋六朝风尚对他的影响至大 ,而时代思潮中的颜李学说以及自然科学学风也同样影响了他。吴敬梓之所以受到这些思想的影响 ,是与他的家庭传统和生活实践密切相关的。而研究他的思想必须从他所创造的艺术形象着手 ,重视形象思维的特性。

    2002年06期 92-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1k]
    [下载次数:6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英国科学和创新部长萨斯伯里勋爵为我校师生作专题报告

    2002年06期 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唐代小说家张读及其小说《宣室志》

    萧相恺

    张读出生在一个小说家辈出的家族之中 ,《宣室志》体现一种多元容与的文化思想 ,这是其家庭文化氛围薰染的结果。《宣室志》在唐人小说中有颇高的地位 ,对后世小说戏剧也有颇大的影响。

    2002年06期 99-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2k]
    [下载次数:4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李昌祺年谱

    乔光辉

    李昌祺为明初著名的传奇小说作家 ,也是政绩卓著的“方面大员”,然而却因创作小说《剪灯余话》为君子所轻 ,以至他的生平事迹亦鲜为人知 ,本文则参考史料文献 ,对他的事迹予以编年 ,以求正于同好。

    2002年06期 103-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8k]
    [下载次数:2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著名经济学家钱颖一受聘我校客座教授

    2002年06期 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下载次数: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三国演义》中的历史悲剧与理想悲剧再探

    李忠明

    《三国演义》的作者由于亲身经历了元末轰轰烈烈的农民起义 ,因而对历史、对理想有着深深的失望。这一切 ,构成了该书浓烈的历史悲剧感与理想悲剧感。

    2002年06期 112-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下载次数:5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明镜照物 妍媸毕露——试论武松的性格缺憾

    张桐林

    在中国老百姓的心目中 ,武松几乎成了力量和正义的化身。但作为宋代绿林好汉的一个典型 ,他却带有那个时代的草莽英雄与生俱来的性格缺憾 :常常嗜酒若命 ,仗酒使性 ;有时不分善恶 ,盲目砍杀 ;身上既充满了正气 ,又掺杂了邪气。这些缺憾既是作品所反映的宋代社会市民生活情趣的缺憾 ,也是作者所生活的明代社会市民欣赏情趣的缺憾。市民情趣的这些缺憾也正是滋生人物性格缺憾的温床。

    2002年06期 118-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k]
    [下载次数:6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红楼梦》吸烟小考

    顾克勇,阮可

    《红楼梦》一部大书 ,书中吸烟描写仅有两处 ,但《红楼梦》中贾府人物其实是吸烟的。书中没有对吸烟作太多描写 ,其中既有主观原因 ,也有客观原因。弄清个中原因 ,有助于加深对《红楼梦》理解。

    2002年06期 123-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下载次数:1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多校区大学管理的实践与思考

    钱勤元

    多校区大学在拓宽办学空间的同时也增加了管理的难度。国内多校区大学“条到底 ,块到边”、“以条为主 ,条块结合”、“以块为主 ,条块结合”等不同管理模式各有长处与不足。多校区大学应坚持效益为主的办学思路、与时俱进的管理体制和现代化的管理手段。

    2002年06期 126-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下载次数:6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5 ] |[阅读次数:0 ]
  • 网络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探索

    江雪华

    随着当前高校校园网的普及 ,网上思想政治教育成为必然趋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认清面临的新问题 ,加强研究 ,积极探索网络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思路。

    2002年06期 130-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k]
    [下载次数:1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翻译的政治性和翻译政治

    蒋桂琴

    翻译政治在后现代主义理论前提下揭示了文化霸权操作的特征 ,但是作为一种政治话语 ,它忽视了文化创造过程的经济与政治霸权 ,因此它既没有彻底坚持认识机制的形式普遍性 ,也没有考虑内容的具体性。而从知识生产的角度可以把认识的形式普遍性与内容的特殊性结合起来 ,从而在知识学前提上实现知识分子反霸权的使命。

    2002年06期 133-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下载次数:10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 《寻求伊甸园——中西古典园林艺术比较》评介

    陈筱燕

    2002年06期 1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k]
    [下载次数:3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