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百年寄语

    胡凌云 ,顾冠群

    2002年03期 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k]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学衡》论学者精神与责任

    董群

    《学衡》杂志以“论究学术 ,阐求真理 ,昌明国故 ,融化新知”为宗旨 ,对 2 0世纪初期的学术弊端提出了严厉批评 ,并在此基础上呼唤对真正的学术精神的追求 ,即自信、自得、贞操、求真、审慎、创造、社会关怀和追求文德之精神 ,同时提出了学者对于前人、今人和世界的责任。

    2002年03期 6-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下载次数:2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学衡》杂志初探

    李刚,张厚生

    《学衡》杂志的文化批评立场是非常明确的 ,其编辑“宗旨”就是维护固有文化 ,重建民族自尊 ,反对全盘否定传统文化。《学衡》杂志的栏目设置新颖 ,有大量的名家名作 ,弱化了主编者过分的主观色彩 ,突出了“不激不随”的编辑理念

    2002年03期 11-14+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下载次数:3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略论吴宓对中国传统人文精神的阐扬

    袁久红,李冬梅

    吴宓及学衡派在历史上是有其积极影响和可取之处的 ,或者说 ,吴宓及其学衡派的文化追求尽管多有不合时宜之处 ,但又以其对民族文化传统的维护、对人文精神的关切 ,并以一种与新文化运动总体上异质的思维方式与思想系统参与了中国现代性思想文化话语的形构。

    2002年03期 15-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下载次数:4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杜威、孟禄的中国之行与东南大学

    王剑

    杜威、孟禄的中国之行 ,与东南大学 (南京高等师范学校 )结缘至为深远。东南大学不仅积极参与邀请杜威、孟禄访华 ,而且也是杜威、孟禄在华活动的重要基地 ,东南大学能成为近代教育研究的学术重镇 ,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他们的言行。

    2002年03期 20-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下载次数:4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国立东南大学与江苏教育近代化

    刘正伟

    东南大学是中国近代著名高等学府之一 ,其创建与发展是近代江苏社会推动的产物。作为一所国立大学 ,东南大学创立以后 ,不但为近代江苏培养了大批社会发展急需的各式人才 ,而且有力地促进了江苏近代化进程

    2002年03期 25-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下载次数:4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东南大学民国时期的军事教育

    陆华

    东南大学在不同历史发展阶段 (190 2~ 1937.7.7)的军事教育走过了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在“军国民教育”思想指导下 ,三江、两江优等师范学堂时期 ,设有“兵式体操”科目 ,并一直延续至国立东南大学时期。国立东南大学改组为第四中山大学后 ,军事教育开始从体育科目中脱离 ,成为一个独立的科目。国立中央大学成立后 ,至 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而西迁重庆前 ,基本上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系统的军事教育和军事管理模式 ,为后来的继续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002年03期 30-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下载次数:3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 四牌楼校区历史沿革考略

    王步高

    东大四牌楼校区有着一千八百年的历史 ,是中国高等教育的发源地 ,也是格律诗词的发源地 ,文化积淀深厚 ,教育历史悠久 ,是中国最古老的大学之一。

    2002年03期 35-37+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下载次数:2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亚洲金融危机五年后看人民币汇率保持稳定的原因——关于人民币币值与中国进出口贸易关系的分析

    徐康宁,施海洋

    亚洲金融危机之后 ,以及国际经济出现一些波动时 ,许多学者都主张人民币贬值 ,以抵消危机对中国外贸的负面影响。人民币贬值也曾是中国长期使用的促进进出口手段之一 ,为鼓励出口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是其作用的发挥是有条件的。亚洲金融危机后 ,由于国际经济环境和中国外贸特征的变化 ,中国出口需求对人民币贬值的弹性趋于减小。本文从人民币币值与中国外贸关系的角度 ,揭示出在亚洲金融危机后人民币汇率保持稳定的基本原因。这种分析对于类似的国际经济与金融波动同样合适

    2002年03期 38-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k]
    [下载次数:9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4 ] |[阅读次数:0 ]
  • 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来我校谈治学

    2002年03期 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k]
    [下载次数: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论开放经济下通货膨胀的国际传导

    余珊萍

    在开放经济条件下 ,通货膨胀会向他国扩散 ,因而在不同的汇率制下 ,各国对此有不同的调节机制 ,但都难以彻底“隔疫”,而国际货币体系中金融霸权的存在对通货膨胀的国际传导有着深刻影响

    2002年03期 45-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k]
    [下载次数:8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3 ] |[阅读次数:0 ]
  • 东西部科技合作的内涵与模式研究

    李廉水

    2002年03期 53-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2k]
    [下载次数:2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0 ]
  • 虚拟企业类生物化模型设计

    达庆利,胡晓翔

    虚拟企业是一个有机的生命层次系统 ,是企业生命进化的一种高级形态。通过分析虚拟企业与人体面临环境及控制目标、原理和过程的相似性 ,笔者提出一种新型的具有学习和自组织功能的虚拟企业类生物化模型

    2002年03期 61-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下载次数:1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以快制慢——高科技产业竞争的特点

    仇向洋

    面对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环境 ,高新技术企业不仅要注意“适者生存”,更需要注意“快者生存”。企业的管理者要把时间或时机当作竞争的资源加以重视。抓住适当的时机 ,占据适当的位置是保证在竞争中处于优势的关键所在

    2002年03期 66-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下载次数: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产业开放背景下的普遍服务问题之我见

    胡汉辉,刘怀德

    在讨论中国自然垄断产业的改革时 ,产业开放以后国内企业的竞争力和普遍服务问题成为两个备受关注的焦点。实际上 ,随着我国加入 WTO后的市场开放 ,这两个问题应该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 ,作者认为我国的行业改组应当考虑基础产业的实际发展水平 ,主张通过实施竞争性普遍服务制度来加以解决

    2002年03期 70-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k]
    [下载次数:1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3 ] |[阅读次数:0 ]
  • 中国高教学会会长周远清来我校谈二十一世纪中国高等教育

    2002年03期 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下载次数: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技术创新与产权制度

    张宗庆

    知识产权制度一方面保护了人们创新租金不致耗散 ,提供了创新的激励。另一方面 ,为人们提供了技术创新的机会 ,促进了技术的传播与运用。但能否利用这些机会 ,既取决于激励人们进行创新的其他制度安排 ,也取决于人们利用机会的能力

    2002年03期 78-82+1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下载次数:2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4 ] |[阅读次数:0 ]
  • 德—法整合的法哲学原理

    樊浩

    道德与法律、德治与法治的关系 ,从根本上说是一个方法论和价值观难题 ,只有在以有机性、整体性为方法论 ,以社会文明的生态合理性为价值观的法哲学的辩证体系中 ,才可能获得理论解决。法哲学的基本问题 ,是人的行为的正当性和社会秩序的合理性 ,由此展开为“必须”—“应当”合一的逻辑结构、“家”—“国”一体的历史结构、伦理—政治生态的现实结构。三者的统一 ,就是法哲学的辩证体系。在这个体系中 ,道德与法律 ,德治与法治 ,得到了逻辑、历史、现实的整合。

    2002年03期 83-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k]
    [下载次数:6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建设性后现代精神的伦理意蕴

    陈爱华

    建设性后现代精神一方面蕴涵了对人与自然、人与人关系的重建 ,即要消除现代性所带来的上述关系之间的对立 ;另一方面 ,积极倡导一种后现代科学伦理精神 :在自然观上 ,揭示了人与自然的相通性 ;在价值取向上 ,强调知德的相蓄性 ;在科学的建构上 ,倡导科学的返魅。这对于科学的进一步发展 ,弘扬科学的伦理精神 ,使科学朝着造福人类、造福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无疑是有启迪性和建设性的

    2002年03期 90-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k]
    [下载次数:6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以“正在兴起的中国”为研究对象——续“一个哲学学派正在中国兴起”

    吕乃基

    1996年底 ,于光远先生提出自然辩证法学作为一个哲学学派正在中国兴起。笔者认为 ,在普遍层面上 ,自然辩证法学派以由自然到社会的生成过程为研究对象 ,在特殊层面上 ,这个“正在中国兴起的哲学学派”以“正在兴起的中国”——中国由自然到社会的特殊的生成过程为研究对象。这个中国学派在普遍和特殊两个层面与国外的相关学派进行交流并占有一席之地。

    2002年03期 96-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下载次数: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我校筹备成立江苏经济与技术研究院

    2002年03期 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公共理性·市场经济秩序

    高兆明

    市场经济秩序的建立与巩固有赖于公共理性宰制性地位的确立。市场经济活动中的公共理性精神、公共规则、公共权力所构成的公共理性 ,其价值核心是经济民主基础之上的社会公正。

    2002年03期 101-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下载次数:5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7 ] |[阅读次数:0 ]
  • 战略联盟:高技术企业成长的新途径

    叶明

    战略联盟是近年来国际上新兴的竞争模式与经营理念 ,在高技术产业中 ,通过战略联盟迅速成长壮大、取得竞争优势已成为一种崭新的战略思维。分析高技术企业战略联盟的协同机理、运作管理 ,并提出其发展对策 ,可为高技术企业成长壮大、提升竞争能力提供前瞻性的咨询服务

    2002年03期 106-112+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k]
    [下载次数:3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7 ] |[阅读次数:0 ]
  • 论行政违法的主客体构成

    杨解君

    行政违法同一般违法一样须具有主客体的构成要件。行政违法主体不同于其他性质的违法主体之处在于 ,从行政违法行为的主体内部构造来看 ,行政违法的主体不是单一的组织主体 ,而是两个实施违法行为的主体 ,一个是对外的、整体的组织主体 ,一个则是具体实施行政违法行为的行政公务人员个体。由此 ,行政违法的主体类型可分为两类 :一类是行政违法的外部主体 ;一类是行政违法的内部主体。行政违法的客体是行政违法行为所侵害或破坏的受行政法所保护的一定社会关系——合法行政关系。行政行为是否侵害了客体 ,具体侵害了什么样的客体 ,是划清行政行为是否违法及何种行政违法的界限之一。

    2002年03期 113-118+1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k]
    [下载次数:8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1 ] |[阅读次数:0 ]
  • 发展社会学视野中的政治现代化量纲

    王卓君

    发展社会学视野中关于政治现代化的论述 ,散见于各个时期对发展问题的研究中 ,但一直为人们所忽略。本文概括了 :前现代化社会学家们对政治问题的关注 ,经典现代化理论家们对政治现代化问题的见解 ,当代系统性的关于政治现代化量纲的论述 ,从发展社会学的历史视角出发 ,为人们揭示了这一理论问题的学术线索和基本构架 ,并补充了作者本人的学术见解

    2002年03期 119-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下载次数:2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论中国古代民本思想发展的历史进程

    张祥浩

    民本思想是我国古代极为重要的政治思想。就其在我国古代社会发展的进程而言 ,有着不同的理论表现。它虽然还不是现代意义上的民主思想 ,但与民主思想并不存在不可逾越的鸿沟 ,而具有向民主思想发展的自然趋势。发掘这一思想 ,有着积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2002年03期 124-127+1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下载次数:22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4 ] |[阅读次数:0 ]
  • 论当代民俗生活的变迁

    陶思炎

    民俗变迁既表现为具象外显的形态变化 ,又表现为抽象潜在的结构调整 ,可从主体空间的流动、民俗事象的更新和生活需要的增长去认识。为把握当代民俗生活的变迁 ,需要提出“主体与时空流动论”、“民俗中心转移论”、“传统与现代磨合论”等新论 ,以发展中国民俗学

    2002年03期 128-1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下载次数:14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7 ] |[阅读次数:0 ]
  • 苏锡常都市圈区域文化与旅游资源的整合研究

    喻学才

    苏锡常区域文化与旅游资源整合的总原则与总目标是 :以苏锡常区域的旅游资源为基础 ,以日益发展的旅游市场需求为导向 ,以旅游中心城市、旅游城市和特色旅游城镇为依托 ,以旅游接待服务设施为支撑 ,深入挖掘吴文化的内涵 ,在保护的前提下进行开发利用 ,促进苏锡常都市圈合理的旅游空间体系的形成和可持续发展 ,大力实施旅游倍增计划 ,促进苏锡常三市旅游业从三产支柱产业向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跨越 ,将苏锡常区域旅游业打造成我国旅游业的形象区、精品区和高效益区

    2002年03期 132-1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下载次数:13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6 ] |[阅读次数:0 ]
  • 拔尖人才基本特征与培养途径探讨

    李嘉曾

    拔尖人才理想的知识结构应由基础知识、应用知识和专业知识三部分组成 ;能力结构应由自我完善能力、自我价值实现能力以及与他人协调能力组成。素质特征则可从共性和个性两方面来规范 ,前者包括德、智、体、美等内容 ,后者包括识、悟、情等内容。从形势和当代社会的宏观背景出发 ,培养拔尖人才的有效途径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适应社会需求与引导全面发展 ,实行因材施教与强化个性特征 ;重视非智力因素与优化综合素质。

    2002年03期 138-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k]
    [下载次数:9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7 ] |[阅读次数:0 ]
  • 砖石精神——南朝陵墓石雕和陶塑艺术

    张道一

    南北朝时期在雕塑艺术方面有划时代的成就 ,北方佛教的巨大造像 ,南方陵墓的雄健石塑 ,都将我国雕塑艺术推向了高峰 ,尤其是南朝陵墓上的石麒麟 ,石辟邪 ,墓中随葬的陶俑 ,都让我们感受到威武和力量以及人的温馨

    2002年03期 143-1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下载次数:4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台湾作家余光中受聘东南大学客座教授

    张粉琴

    2002年03期 1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希腊化和罗马美学思想的演进

    凌继尧

    希腊化和罗马美学历时八百余年 ,它早期研究人的主体 ,中期研究人的主体的某个方面 ,晚期研究客体 ,重新回归到希腊的本体论美学

    2002年03期 149-152+1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下载次数:5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听觉艺术的美学表述

    万书元

    音乐与时间、音乐与表演、音乐与欣赏、音乐与戏剧、音乐与文学具有密切的关系 ,从这些方面可以看出音乐艺术的审美特质。作者认为 ,除了人们常常论及的一些特征之外 ,音乐艺术最突出的特征 ,应该是审美欣赏的重复性和重构性特征

    2002年03期 153-1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k]
    [下载次数:5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试析《谢天香》、《金线池》的幽默喜剧本质——关汉卿编剧艺术论系列之一

    徐子方

    在关汉卿的《谢天香》和《金线池》杂剧中 ,无论是谢天香的聪明自卑还是杜蕊娘的心高气傲 ,也无论是钱大尹的工于心计还是石府尹的宽厚待人 ,或者是柳耆卿的呆头呆脑和韩辅臣的近乎耍赖 ,都是由他们的幽默喜剧性格所决定的 ,是纯粹的“这一个”(黑格尔语 )。作者对于这些尽管不无讽刺 ,但总体上则持肯定态度。剧中的幽默都是特有的、自然的、不可避免的 ,每个人的喜剧性格都不会有任何混淆之处 ,都在展示某种“恰当中的不恰当”,“和谐中的不和谐”。毫无疑问 ,剧情的发展过程也就是这种幽默本质的体现过程

    2002年03期 160-1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下载次数:7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叙事与节奏:奇正 张弛 起伏——艺术辩证法之一

    姜耕玉

    艺术叙事的秩序化过程 ,包含着可然律或必然律。“非奇不传”,贵在平实中传奇 ,传事之情。节奏变化的张弛之道 ,起伏之理 ,是维系或赋予时间意象以艺术生命和美感效果的潜在性动因。

    2002年03期 165-1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k]
    [下载次数:3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略谈外语测试中的常见误区

    郑玉琪

    测试对外语教学有着正面或负面的影响 ,本文结合测试实践列举并剖析了测试中普遍存在的 2 0个误区 ,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对策。这对于改善测试质量 ,增强测试的效度和信度和提高教学水平均具有重要意义

    2002年03期 171-1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下载次数:1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机器翻译与计算机辅助翻译研究与探索

    李鲁

    机器翻译和计算机辅助翻译在 2 0世纪已经取得了一些成就 ,但国内目前的一些翻译软件的机译质量仍未尽如人意 ,在翻译系统语法库和对于某些词项的词义定义方面还需进一步推敲 ,其中一个有效的方法就是添加或修改某些广义语法模式定义或指令。

    2002年03期 175-1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下载次数:15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8 ] |[阅读次数:0 ]
  • 野间宏论

    王述坤

    野间宏是日本著名现代作家 ,属于“战后派”,是公认的战后派的旗手。他是一位有影响的进步作家 ,从大学时代起 ,即信仰马克思主义 ,关爱人民。他的“伤痕文学”对警醒日本民族具有莫大的历史作用。同时 ,他的意识流小说在文学技法上独树一帜 ,打破了日本文学的旧传统。他又是地球和人类命运的呐喊者 ,在晚年不顾年迈体衰 ,以发人深省的文学和身体力行的行动为保护人类环境而奔走呼号。本文概要地全面论述了野间宏其人其作 ,提出在日本近代文学史上他应得到更高的评价和占据更显著的位置

    2002年03期 180-1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下载次数:2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