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尹莲英
本文阐释了马克思《资本论》第三卷中利率决定论的四个主要论点 ,并运用其论点对当前我国利率政策调整的起因、背景和作用进行了分析
2002年01期 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下载次数:1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王世谊
当代中国的私营经济有其产生的特殊的时代背景 ,私营经济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私营企业主的定性应从我国实际情况出发 ,要把他们同历史上的资本家从本质上区分开来。私营企业主作为新生的社会阶层 ,在政治上属于劳动人民范畴 ,经济上是具有按资分配权的劳动者 ,也是国家的主人 ;在实现人民群众利益方面 ,作为“新富阶层”,私营企业主回报社会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也是党的群众基础之一。对私营企业主这样一支与社会主义社会长期并存的社会力量 ,中国共产党应当积极慎重地把其中的优秀分子吸收进党内。
2002年01期 9-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k] [下载次数: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高兆明
本文基于哲学的维度 ,以对人的解读为切入点 ,在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紧张中 ,分析克隆人技术应用的“能做”与“应做”,反思并祛魅工具理性 ,寻求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的统一。笔者认为 :在严格的意义上人是不可被复制的 ,克隆人技术至多只是开辟了人类繁衍、自身生命再生产的一个新途径 ;工具理性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人性与社会问题 ;试图在基因层次上确定“完人”终极标准的努力既不现实 ,又十分危险 ;克隆人技术及其应用作为一种工具理性 ,必须有其目的性价值 ;在对克隆人技术及其应用采取理性谨慎态度的同时 ,应当对探究科学未知活动给予社会宽容。
2002年01期 16-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k] [下载次数:9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王良铭
价值评价在价值哲学体系中居于重要的地位 ,它是与人类一般认知活动相区别的特殊的意识活动。价值评价的标准必须坚持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在价值评价过程中 ,应遵循主体性、实践性和科学性三条基本原则
2002年01期 24-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下载次数:6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0 ] |[阅读次数:0 ] - 潘知常
孤独的大众在 2 0世纪的应运而生是流行文化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作为非常之人的大众具有强烈的自恋心理 ,这在 2 0世纪集中地表现为对自由的逃避即“无聊”。流行文化的出现显然与此有关 ,它成为欲望的满足 ,成为享乐、消费的代名词 ,流行文化只是作为“体验”而存在。
2002年01期 28-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k] [下载次数:11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6 ] |[阅读次数:0 ] - 王海明
社会异化是违背自己意志而屈从社会意志的行为。社会异化的正价值只能是暂时的、局部的、非根本的 ;而负价值必定是长远的、全局的、根本的。创造法治、民主、人权的社会 ,是消除社会异化的客观条件 ;培养强烈追求自我实现的个人 ,则是消除社会异化的主观条件
2002年01期 34-37+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下载次数:6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 达庆利,万伦来
本文在阐明企业柔性本质的基础上 ,系统比较日美两国企业各维度柔性的高低 ,分析日本企业柔性整体水平较高和我国企业柔性较低的原因所在 ,提出增强我国企业柔性的建议。
2002年01期 38-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k] [下载次数:1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叶明,闵捷
中国加入 WTO以后将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 ,高技术企业将是新经济的主要支柱。在国际竞争的大背景下把先进生产和服务引入到现代高技术企业管理中去 ,这是提高其国际竞争力 ,迎接新挑战的关键问题之一
2002年01期 43-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下载次数:9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 冯清杰
当今世界上的一些国家如英国、法国、日本、以色列等国都拥有大量的国有企业。这些国家采取了许多措施对国有企业进行监控 ,事实证明 ,这些国家对国有企业采取的措施是有效的。我国国有企业整体上是好的 ,但是 ,部分企业还存在着国有资产大量流失 ,会计数据失真等问题 ,缺乏对国有企业进行有效的监控是其主要原因。本文在比较分析典型国家如何进行监控的基础上 ,总结出国外对国企进行监控的三点主要措施 ,即财务稽查监控、任命监控、间接监控 ,并结合我国国有企业实际情况阐述了作者的一些观点
2002年01期 49-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下载次数:1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庄伟钢,刘怀德,胡汉辉
本文讨论了省际电力市场形成的原因 ,分析了有关省际电力市场发育的三个问题 :交易成本、市场边界和隐性市场 ,并就如何促进我国省际电力市场的成长提出了四点建议
2002年01期 54-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k] [下载次数: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李廉水
知识经济是不同于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的新经济形态 ,无限制的知识资源推动了无限制的科学技术发展 ,从而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统一 ,保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知识经济的出现对市场经济制度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使世界经济呈现出无疆界的全球化特征。本文试图对江苏产业结构调整的几个重要环节作一分析 ,使其更能适应知识经济的挑战
2002年01期 61-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下载次数:1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刘建芳
区域经济发展问题早在 2 0世纪 2 0年代 ,就已开始受到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重视。美国曾经也是区域经济不平衡的国家 ,二战以后美国为了缩小地区经济的差异 ,逐步实施了一系列具有全国影响的区域经济政策 ,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本文通过对美国区域经济状况、联邦政府政策实施的分析 ,认真研究美国在解决缩小落后地区经济差距 ,协调地区经济发展关系的做法、思路 ,并试图通过总结其特点 ,对我国目前进行的西部开发提供可借鉴的经验教训
2002年01期 67-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下载次数:11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6 ] |[阅读次数:0 ] - 张道一
面对宇一的历年画作 ,可以排成一个大型的方阵 ,其中贯穿着一条线 ,就是对主题性绘画的追求和色调的清新明丽。诗人艾青说 :“我生活 ,故我歌唱。”那么 ,宇一呢 ,当然是奋挥手中的巨笔 ,再创新的辉煌。这是时代的要求 ,是中国美术史的一个新的篇章
2002年01期 73-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k] [下载次数:1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归辰康
基于自身的艺术创作实践 ,本文认为书法创作一方面要使思想主题具备时代性 ,另一方面应有独特的艺术风格。
2002年01期 76-77+1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k] [下载次数: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余健
是在世界各地广泛流传的一种古老符号 ,本文利用中国古代文献及出土文物 ,详细考释了符号与北斗旋天四游之间的渊源关系 ,并阐明了古代巫师所操之禹步及典籍屡言之“万舞”皆源自此
2002年01期 78-83+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3k] [下载次数:6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0 ] - 吴新雷
浙江是昆曲兴起后最先广为传播的地区。自清代乾、嘉以来 ,在宁波、金华、温州三地出现了当地土生土长的演员组成的昆班 ,形成了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通俗化的“甬昆”、“金昆”和“永昆”三大支派 ,主要在农村乡民中流传 ,搭草台演出 ,有“草昆”之称。至今 ,宁波昆曲已消亡 ,金华昆曲和温州昆曲尚有余脉
2002年01期 84-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k] [下载次数:4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徐子方
作为一代昆曲大师 ,沈在杂剧创作方面也有所染指。这方面最值得提出的是他将杂剧形式正式引入了昆曲领域 ,创作了《十孝记》和《博笑记》两部短剧集。它们在演唱音律方面显然和他的传奇一样 ,同属昆曲的范畴 ,准确地应称之为昆曲杂剧 ,以与杨慎、许潮乃至徐渭、汪道昆等人的作品区别开来
2002年01期 91-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9k] [下载次数:3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俞为民
宋元时期的戏曲作家多为民间艺人或下层文人 ,自元末高明作《琵琶记》始 ,文人学士、官僚士夫逐渐取代民间艺人成为戏曲作家的主体。而随着戏曲作家的文人化 ,也使得明代的戏曲呈现出与宋元时期戏曲不同的特征。一是出现了具有不同艺术风格的戏曲作家流派 ,如五伦派、昆山派、吴江派、临川派等 ;二是在戏曲的题材、人物形象、语言、音律等方面都呈现出典雅化的特征。明代戏曲的文人化既提高了戏曲的文学品位 ,使得戏曲与诗文一样 ,具有了经典性 ,同时也由于其精致典雅后脱离了舞台 ,异化为一种案头文学
2002年01期 94-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1k] [下载次数:15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6 ] |[阅读次数:0 ] - 门岿
散曲的套数成熟在前 ,对元杂剧的形式有重要作用。后为元杂剧的唱曲起了定型作用 ,并为之提供了基本的乐调和曲牌 ,奠定了本色美的艺术特征。元杂剧的形成 ,从体式到风格 ,皆与散曲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2002年01期 98-101+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下载次数:3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赵宪章
“网络写作”即指互联网上的“即时写作”,它具有高自由度、非功利性等特点 ,与传统写作不同的是 ,它以电子文本为其载体 ,这导致了网络写作的虚拟性 ,使文本由平面转为立体成为可能 ,对传统写作提出了最严峻的挑战 :作为语言艺术的文学创作在网络写作中变成了“电子的艺术”“技术的艺术”
2002年01期 102-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下载次数:12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9 ] |[阅读次数:0 ] - 陈本益
新批评主要通过瑞恰慈的语义分析方法而接受逻辑实证主义的影响 ,这种影响的结果便是新批评的“细读”批评方法。本文主要对新批评反实证主义批评和反科学两个问题进行辨析。
2002年01期 106-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k] [下载次数:4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C.D.牟德,黄大卫,陶咏
本文论述了研究型大学在知识经济中的作用 ,阐述了研究型大学如何利用其自身优势通过协作及参与振兴企业文化以推动地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2002年01期 111-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下载次数:1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陈社育,余嘉元
为了对目前公共基础知识考试的可靠性和有效性有一个全面准确的了解 ,本项研究依据现代心理测量理论 ,采用科学规范的实证研究方法 ,对江苏省公务员公共基础知识考试的信度和效度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 ,得到了一些有用的结论 ,为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的深化改革提供了较为全面的信息
2002年01期 115-1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k] [下载次数:6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刘扬忠
20世纪 3 0年代初 ,现代散曲学作为一门学问被建立起来。早期散曲史的研究以任中敏的《散曲概论》为较早的一部初具“史”形态的散曲研究著作 ,而卢前的《散曲史》则为元明清三代散曲的第一部通史 ,梁乙真则于 193 4年推出了第一部断代散曲文学史《元明散曲小史》。新时期散曲史的研究与撰著呈现复苏和创新的势头 ,在通史和断代史两个部门 ,都各有几部学术质量较佳的著作问世。代表者有羊春秋、李昌集、梁扬、杨东甫和杨栋、赵义山等人
2002年01期 122-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下载次数:3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2002年01期 127-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