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姚志宏,江德兴
马克思通过对生产社会化和“人类社会化”的分析 ,认为共产主义是人类社会化的真正实现。与马克思所阐述的社会主义“理想形态”不同 ,现实社会主义有其特殊的历史条件和思想文化背景 ,以及独特的矛盾机制和发展逻辑。从理论上区分社会主义“理想形态”和“现实形态” ,对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2001年S1期 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k] [下载次数:1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殷飞
邓小平同志既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也是当今世界上杰出的国际战略家和外交家 ,在长期的外交工作实践中形成了其独特的外交风格 :通观全局、高屋建瓴 ;不畏强权、不怕高压 ;全面交往、广交朋友 ;原则坚定、策略灵活 ;冷静观察、沉着应付 ;韬光养晦、有所作为。
2001年S1期 10-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k] [下载次数:1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刘慧宇
将中国国家财政划分为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是中国财政制度现代化的明显标志之一。从晚清开始 ,中国仿效西制酝酿、试行划分国地财政 ,直到抗日战争时期才确立起一套较为完整的制度 ,并在推行中取得一定成效 ,使中央财政由割裂渐趋统一 ,使地方财政由混乱渐趋规范 ,并带动了预算制的推行 ,从而使现代财政体制在中国基本确立。同时 ,这一制度也明显地体现出中国特有的政权结构和政治体制中央集权特色 ,由此而使制度本身带有难以克服的弊端 ,如财权与事权不相适应 ,地方越权行为严重等 ,从而产生一系列负效应。
2001年S1期 14-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k] [下载次数:2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王凌
股票市场在我国已发展十个年头了 ,但股票市场本身所应具有的自我扩张功能、自我选择功能、自我激励功能和自我约束功能在我国或者还没有建立起来 ,或者还很不完备 ,导致我国股票市场蕴含大量租金 ,存在较多的寻租现象 ,使我国股市还不能有效地担负起资源配置任务。本文以寻租理论为理论依据 ,对我国股市中股票发行、股权结构、股票交易、市场监管等方面出现的寻租现象进行分析。
2001年S1期 19-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k] [下载次数:1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崔琳琳
中国新技术创业投资公司 (简称中创公司 ) ,是我国第一家专营风险投资的全国性金融机构 ,是我国风险投资业起步的标志。但是 1 0多年后 ,却因种种原因被迫关闭。中创公司早期风险投资失败的根源在于缺乏有效的风险投资机制。因此 ,我国顺利发展风险投资业的关键在于风险投资机制的建立。
2001年S1期 23-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k] [下载次数:1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陶锦莉
本文分析了中小私营企业的融资困难 ,并提出了解决对策。
2001年S1期 26-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k] [下载次数:2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李洪光
控股公司具有高财务杠杆比率、高股东权益报酬率和高风险的特征 ,其财务杠杆比率的放大作用比一般公司显得更大更强。本文主要对财务杠杆比率如何影响控股公司的报酬率与风险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
2001年S1期 28-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k] [下载次数: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杨凤祥
企业组织结构化理论关注的核心是 ,如何在企业组织的元要素之间分配权力与利益 ,才能使企业具备决策、协调和激励功能 ,形成有效的内部治理结构 ,保证企业的运行效率 ,实现生存和发展的目标。多年的探讨中出现了同意综合逻辑的倾向 ,而股份合作制似乎被看作就是一种综合逻辑的企业组织形态。笔者则认为 ,股份合作制的企业形式是改革实践中的勇敢尝试 ,是企业组织结构化的有益探索 ,但其内在诸多矛盾使其未能完成资本逻辑与劳动逻辑的有效综合 ,未能实现企业组织的结构化。
2001年S1期 32-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k] [下载次数: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谭志静,陈杰平
本文详尽论述了市场竞争和客户投诉处理的关系 ,结合工作的经验给出了国企和外企的处理客户投诉流程图 ,分析了运作方法上的不同和差异。
2001年S1期 36-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k] [下载次数:2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王纯
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 ,信息网络正在多方面改变着高校科研管理的思维和行为方式。本文主要从项目管理、科技统计和科技成果推广三方面对这一问题提出一些看法。
2001年S1期 39-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k] [下载次数: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杨慧
抗日战争前期 ,国统区各党派和各界各地广大妇女空前团结起来 ,建立了由中国共产党倡导的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妇女界抗日救亡统一战线 ,开展了抗日救亡运动 ,为民族解放和妇女解放谱写了可歌可泣的历史篇章
2001年S1期 42-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k] [下载次数:3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叶志良
本文从战时军队政治工作研究、国内战局和抗战形势的评述、开辟敌后战场的必要性和策略的分析、对二战局势的科学测评和国际时事研究等几个角度入手 ,展示了抗战时期东南地区这一战时独特区域军事研究的状况
2001年S1期 47-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k] [下载次数: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张亚斌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 ,苏联从维护其在远东地区战略利益的角度出发 ,在对待东北移交问题上 ,采取了两面政策。两面政策的具体实施对国共两党关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本文试对此作一粗浅分析。
2001年S1期 51-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k] [下载次数:2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郑雪飞
冷战结束以来 ,国际和平的不稳定因素主要表现为一国内部的武装冲突。在当事国所在的区域组织如何面对成员国内战的问题上 ,利比里亚内战中的西非国家经济共同体的行动受到了国际社会的普遍肯定。但回顾历史 ,该共同体的武力行动存在着较多问题。由于区域组织在国际关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呈上升趋势 ,而一国的国内冲突往往具有国际化特征 ,因此 ,只有解决这些问题 ,才能发挥区域组织在维护地区乃至国际和平与安全方面的作用。
2001年S1期 55-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k] [下载次数:2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田兴利
奈温时期缅甸民族矛盾激化的原因错综复杂 ,既有历史遗留 ,也有现行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政策的失误。要解决某民族矛盾 ,最根本的措施是经济发展经济 ,使各少数民族地区尽快摆脱贫穷落后的状况 ,实现各民族事实上的平等。
2001年S1期 59-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k] [下载次数:3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陈云霞
爱国主义教育是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 ,贯穿整个学校教育管理的始终 ,所采取的教学方法关系到教学的效果 ,本文对历史教学中采用的几种方法进行了初步分析
2001年S1期 63-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k] [下载次数: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阎东利
在中国 ,由于几千年封建思想的传承和禁锢 ,至今性行为仍是人们忌讳的话题。尤其对于天之骄子大学生的性行为 ,很少有高校工作者正面、公开、理性、客观地进行探讨、研究。本文仅就大学生性行为的产生原因从生理、心理及社会因素的角度进行了初步探讨及思考 ,为同行、专家抛砖引玉。
2001年S1期 65-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k] [下载次数:5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凌继虞
孔子的教育教学观体现在对教育教学作用的深刻认识、教育教学方法的全面创新、身教示范以及学习氛围和心态的重视上。本文研究了孔子的教育教学观 ,取其精华 ,以丰富我们的教育教学理论。
2001年S1期 68-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k] [下载次数:3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那张军
庄子以“至人”为理想人格 ,其特征是 :与天为一、无为无己、形全精复。其中流露出的美学思想正是当代高校美育所要借鉴的 :至人最美 ,至人之美突出精神美 ,知识分子通过“坐忘”而成至人。
2001年S1期 72-75+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k] [下载次数:3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王敏红
本文对王明《〈抱朴子·内篇〉校释》中“飞八石”等八个条目进行商榷 ,涉及训诂和校勘两方面的内容
2001年S1期 76-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k] [下载次数:1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朱适,郑玉琪
本文在简单阐述委婉语基本概念及其历史起源基础之上综合分析了委婉语的正面和负面功能 ,以及与这些功能密切相关的语言文化因素
2001年S1期 79-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k] [下载次数:6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孔建平
故事话语活动可被理解为“讲”、“听”双方共同参与 ,以故事为中介的交流活动 ,它时刻发生在当下 ,而故事由讲至听的过程决定了在时间向度上“讲”者在先、是已知者 ,听者在后、是未知者。因此故事话语是已知者与未知者发生在当下的对话。这一对话关系与故事活动的动机密切关联 ,也制约着故事的意义和特点。“讲”、“听”双方共通的内在需求决定着故事活动的持久生命。
2001年S1期 82-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k] [下载次数:1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金明
诗歌是人类历史进程中精美的心理产物 ,同时又蕴藏着丰富的深层文化信息 ,是研究人类文化历史不可缺少的素材。诗歌翻译是不同民族间深层次文化交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从翻译学的角度来看 ,诗又是可译性最小的文学形式。译诗难 ,这已是译诗者的共识。本文从语言学、翻译学和文化学等角度探讨英汉诗歌翻译过程中文化因素的重要作用 ,并根据一些中外诗歌译者的理论与实践 ,归纳并总结出若干有关文化因素转化和变通的方法。
2001年S1期 86-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k] [下载次数:11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0 ] - 黄东琳
本文从分析文化融合的国际大环境入手 ,指出文化融合必然推动语言的发展。汉英都是全球性的语言。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和国际地位的提高 ,汉文化越来越引起国际社会的瞩目 ,对外推广汉语言文化是当务之急。同时汉语接受异化的条件日趋成熟。异化翻译具有比以前任何时候更广的接受空间。
2001年S1期 91-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k] [下载次数:1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黄慧敏
修辞是一门语言艺术 ,表现了语言的一种饰美功能 ,追求的是语言美。比喻作为语言的修辞手段 ,属于美学范畴。本文拟从美学的角度 ,分析比较一下英汉比喻美学价值上的某些个性与共性。
2001年S1期 94-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k] [下载次数:1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徐世红
语用策略指在阅读理解中将语用信息用作交互作用来源之一的方法。本文论述语用策略运用的理由、语用信息的构成、语境在英文阅读中的功能等 ,说明语用策略对读者提取隐含信息和利用语篇信息至关重要。本文还通过实验证明 :中国大外学生在英文阅读中广泛运用了语用策略 ,从而为今后的英语学习和教学工作提供信息 ,以引起一定的启发。
2001年S1期 97-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k] [下载次数:1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王志娟
本文试图通过对语言符号信息的分析 ,论述指称意义与字面意义的区别及其对成语翻译的影响 ,同时结合文化差异与语义的非对应之间的联系 ,说明对原语与译语文化差异的了解与否在成语翻译中所产生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介绍成语翻译的四种有效方法 (换形求义法、舍形释义法、移植创新法、求同存异法 )。
2001年S1期 101-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k] [下载次数:7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李啸
大学英语是高校基础课中的重头戏 ,其重要性便体现在通过语言习得来了解异域文化。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文化必然要通过语言来传播。学习外语的目的便是为了了解异域文化并对之进行积极的扬弃 ,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并进而促进我们民族文化的发展。大学英语教学绝不能忽视其所应具备的文化传递功能 ,而应做到语言与文化的双重。
2001年S1期 105-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k] [下载次数: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占红
本文论述了大学外语教学在入世后进行改革创新的必要性 ,评析了当前大学外语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并从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指导思想、改进教材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现行考试制度、鼓励和推广课堂外语言的实践和提高、英语教学逐步多媒体化和计算机化等五个方面提出了改革大学外语教学的思路。
2001年S1期 108-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k] [下载次数: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赵平
本文介绍了动机研究的心理学基础并回顾了 90年代前后的第二语言学习动机研究 ,最后提出了第二语言学习动机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2001年S1期 111-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k] [下载次数:13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3 ] |[阅读次数:0 ] - 范和生
现代性是现代化的本质。现代性的主要表现有 :时间性、价值性、科技性、创新性、人文性、合理性、变异性、整体性和世界性。现代性是个既有理论意义又有现实意义的概念。认清现代性有助于我们澄清关于现代化的理论迷雾 ,进而指导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建设。
2001年S1期 115-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k] [下载次数:2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贾玮
本文就艺术设计的起源问题进行了探讨 ,具体分析了四种有代表性的观点 :一、威廉·莫里斯和手工运动。二、格罗皮乌斯和包豪斯。三、贝伦斯和电力总公司。四、美国现代艺术设计师及其活动。在我国艺术设计很热门的今天 ,了解艺术设计的起源有助于我们加深对艺术设计的认识并探索出符合我国国情的艺术设计发展途径。
2001年S1期 118-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k] [下载次数:2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曹建
杜甫在唐代艺术史上以诗歌著名 ,其涉及书法的诗歌有助于我们把握唐代书法史。他从褚遂良、薛稷书法出发提出的“书贵瘦硬方通神”的观点 ,实际就是对唐代开元以前书法史的概括 ,他在诗歌中吟咏的张旭草书、李潮八分书以及他所反对的崇尚肥厚的风气都反映出开元间书法状况 ,由此奠定了杜甫在书法理论史上的重要地位。其书法创作楷、隶、行草兼工 ,整体以意行之 ,赞赏古而雄壮的风格 ,注意书写中的速度、节奏、笔势、墨法等等内容 ,在唐代也是很有深度的书家 ,从其诗歌中还可看出他的书法创作观无疑也是成熟的。
2001年S1期 121-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k] [下载次数:4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袁媛
鲁迅美术思想是其整体文化思想的一部分 ,它的核心是肯定美术的积极的社会功利作用 ,治美术以改造国民的精神。改造国民性思想是其形成的根源。它的两条基本精神是 :提倡大众美术和倡导现实主义精神。鲁迅美术思想具有重要而深刻的意义 ,对今天的美术创作依然有着重大的启示作用。
2001年S1期 125-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k] [下载次数:3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洪路
陈凯歌是“第五代”电影人中最才华横溢、学贯古今的一位。从很大程度上来说 ,陈凯歌也因此是其中自觉历史文化责任感最强的一位。从“文革”情结到骨子里对商业电影的蔑视(不愿“同流合污”的困境 ) ,陈凯歌的大部分影片中都表现出强烈的悲壮意识。然而今天终于“穷途末路”的陈凯歌居然也低下了他高贵的头 ,开始向他作为文人一向不耻的商业体系和主导意识形态全面投诚 ,也许这才是构成陈凯歌艺术人生的最大悲剧。
2001年S1期 130-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k] [下载次数:2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崔益华
美国戏剧家尤金·奥尼尔心仪东方思想、尤其是中国道家 ,“东方特色”成为其作品最重要、最显著的一个方面。本文介绍并分析了奥尼尔对东方宗教与哲学的兴趣与其戏剧创作的关系及其个人世界观和人生观方面的原因 ,并指出其社会文化根源以及在东西方文化交流趋势中的体现。
2001年S1期 133-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k] [下载次数:4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潘仁山2001年S1期 1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k] [下载次数: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