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坚毅
中介连接对立双方 ,是独立的第三者。一分为二、一分为三、一分为多都可以成立 ,但一分为三更全面、更深刻、更基本 ,一分为二是它的简化 ,一分为多是它的延伸。在唯物辩证法中 ,一分为三是实质和核心。
2001年04期 5-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下载次数:3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李晓敏
18世纪工业革命之后 ,环境问题已扩展成区域性、国际性甚至全球性问题 ,人与环境始终在相互矛盾和冲突之中发展着。建筑对环境的干涉及其程度的不确定性使建筑的生态环境和建筑本身的生态化愈来愈受到建筑师和社会的关注。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阐述中有许多观点都与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不谋而合 ,无疑对现代建筑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2001年04期 1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下载次数:2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倪梁康
海德格尔对近代欧洲哲学传统的“自身意识”问题的思考具有独特的视点和方向。他实际上预先含有对自身意识及其历史进行解构的意图 :他不想从自身意识本身或从孤立的人之为人出发 ,而是从一开始就试图在人与存在的关系中来把握人的基本结构。此在 (人 )与存在的关系因此而被放置到了近代传统的人的自身关系之前。人的自身关系惟有从他与存在的存在关系出发才能得到理解。海德格尔相信通过这种努力 ,可以对自近代笛卡尔以来的思想发展歧途起到纠偏的作用。
2001年04期 14-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k] [下载次数:8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高中华
世纪之交 ,环境问题已从社会生活问题的边缘走向中心 ,引起人们对自己的主体地位、理性观念深刻的反思。笔者认为 ,断定“人类中心论”是环境恶化的主要思想根源 ,论证依据显得单薄。何况不存在一成不变内涵命题的人类中心论 ,有必要对它进行科学的梳理与界定 ,尤其是要以批判的态度去超越和扬弃建立在近代工业文明——人类强大主体经济王国基础上的人类中心论。当代人类中心论 ,以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为目标 ,旨在实现人的完整本质和需要同自然之多维价值的全面联系
2001年04期 20-23+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下载次数:1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袁久红
正义论是哈耶克自由主义政治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在学术界未得到系统深入研究。论文从哈耶克对“社会正义”的批判入手 ,围绕正义与自由、正义与平等、正义与市场秩序及社会进化等问题 ,对哈耶克的“公正行为规则论”的正义观及其实质作了初步的马克思主义分析研究 ,并试图通过这一研究展示哈耶克自由主义政治哲学的理论本质
2001年04期 24-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k] [下载次数:16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4 ] |[阅读次数:0 ] - 董群
惠能的禅学 ,是印度佛学和中国本土文化 (特别是哲学 )融合的成果 ,既有印度佛学的传承 ,又关注中国本土文化的传统 ,他在心性论、形神论、言意论、知行论、悟修论、自力论、道德观等方面 ,都和本土哲学有着内在的逻辑联系 ,也承继了本土哲学的一些问题域传统 ,对这些问题都提出了创见 ,发展了中国哲学。
2001年04期 31-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下载次数:2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许建良
在总体上 ,裴危页虽反对贵无论“有生于无”的思想 ,强调万物为“自生”,但又认为“道”决定万物。在道德上 ,他提出“宝生存宜”的人生价值思想 ,以人的自然为“宜”,肯定人的欲望 ,但反对纵欲 ,强调该把欲望调节在“节中”的位置上 ;重视“风教”(道德教化 ) ,并推扬物质手段在实践操作上的润滑作用 ,这些至今仍不失其合理的意义。但是 ,他肯定带等级性的道德现状 ,其落后性也是不言而喻的。
2001年04期 37-39+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下载次数:2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吴介一,施卫东
本文系统地分析了加入 WTO对两岸科技产业合作产生的深刻影响。首先 ,文章总结了两岸科技产业合作的现状和特点 ,强调两岸科技产业合作具有很强的互补性 ;其次 ,分析加入WTO对两岸科技产业合作造成的不同程度的影响 ,指出加入 WTO为两岸科技产业合作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 ,也面临着新的挑战 ;最后 ,从合作原则、重点领域、基本途径三方面提出了在 WTO框架下加快两岸科技产业合作的基本思路
2001年04期 40-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k] [下载次数: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吴应宇,于国庆
本文利用系统学的拓扑结构理论构建了企业可持续发展系统的分析模型 ;初步分析了企业可持续发展系统的量性发展和质性发展两个子系统的相互关系 ,说明了只有量性发展和质性发展相互协调、并驾齐驱 ,企业才可能获得发展的可持续性 ;而且指出企业发展系统可持续状态的获得和维持还需要一定的运行机制的介入和强化。
2001年04期 46-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下载次数:2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0 ] - 周刚
委托问题是导致我国竞争性行业的国有企业“内部人控制”的关键。论文从企业所有权理论入手 ,证明和建议建立既有意愿又有能力选择和监督经营者的大股东能有效控制委托问题和内部人控制 ,并对其他相关观点进行了评价 ;论文还对我国非竞争性行业的国有企业在未来充分竞争的市场环境中通过国有民营而取得效率发展提供了思路
2001年04期 50-54+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k] [下载次数:1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钟甫宁,封进
由于寿险保单的长期性和给付在很大程度上的必然性 ,所以相对于产险 ,寿险更易受外部环境的影响 ,其风险的隐蔽性更大 ,潜伏期更长。本文利用寿险公司的经营实绩进行研究 ,通过考察各寿险公司责任准备金的提取和责任准备金的运用情况、公司的资产结构中赢利资产的比例及变动情况 ,按照“投保人应缴保费的现值 =未来保险利益的现值”这一等式原理 ,建立风险测定模型 ,揭示寿险业风险的成因 ,测算目前寿险公司偿付能力风险的平均水平 ,为更好地把握寿险经营风险的性质和程度与调整保险监管的方式和方向提供依据。
2001年04期 55-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k] [下载次数:3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胡汉辉,许素友
预算软约束是科尔奈在分析社会主义企业行为时首先提出的概念 ,本文从外生性和内生性这两个角度 ,对预算软约束理论的近期发展进行了分析 ,其中外生性角度以科尔奈的父爱主义解释为代表 ,内生性解释以 Dewatripont & Maskin的时间非一致性解释为主线
2001年04期 61-65+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k] [下载次数:9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5 ] |[阅读次数:0 ] - 邱斌
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 ,外资银行将获得在中国的市场准入 ,由此 ,我国的银行业将面临巨大的挑战 ,而接受挑战的主体是国有商业银行。本文在分析比较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和外资银行各自竞争优势的基础上 ,为我国商业银行入世后迎接挑战和提高竞争力提供政策建议和路径选择。
2001年04期 66-69+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下载次数:2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华仁海
本文对中美证券市场的监管体系进行了对比分析 ,指出了中美证券市场监管体系上的主要差异 ,并针对目前国内证券市场监管中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改进的建议
2001年04期 70-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k] [下载次数:8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王卓君
政治文化在各类政治行为层面上都普遍发生作用 ,在个体行为层面上的主要作用力有三类 ,即内驱作用力、维持作用力和调适作用力。它们的作用是 :内化个体的政治行为表现 ,将个人行为反映到个人的心理深层 ,并对此不断地加以反馈和修整 ;维持个体参加政治活动的方向、强度和平衡性 ,使个人在社会政治生活中表现为一个协调的对象 ;控制和调节个人在政治生活中可能遇到的问题 ,克服因此而引起的各种挫折 ,保持社会政治生活的集体协调。研究这类作用力对社会政治系统的运行有重要意义
2001年04期 74-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下载次数:3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刘锡诚
中国民间文艺源远流长 ,以民间文学三套集成计划以及围绕着集成而开展的全国民间文学普查为标志 ,进入了“后集成”时期 ,因此推动了神话学、史诗学、民间文艺学等领域的学科建设 ,前景看好。但同时也还存在着人才流失、调整失衡等一系列隐忧。有待进一步加强。
2001年04期 79-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下载次数:2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王立
表现树神生命线易受伤害的母题 ,很可能来自域外。伤树血出往往着预示着人类社会其他灾祸的出现 ,隐约意识到人与树木共通的利害关系。树木厄运又使人汇同起生命被摧折的忧恐 ,开创了恒久性抒情主题。伐树增多导致的生态环境恶化也令人深切省察。树神母题是中国古人生态环境保护观念的经验结晶。
2001年04期 83-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k] [下载次数:6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梁玖
本文从文化人类学和艺术学角度考察纳西族东巴文化的现状 ,提出并论述了三个论题 ,即文化模式生成于生命存在的意义化、当下中国美术文化的集成空白、良好对话生态环境与文化生态环境的建构 ,以及文化变迁之策略
2001年04期 89-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下载次数:1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黎敏
本文把郑振铎对神话、史诗、故事、民歌等民间文学体裁的研究 ,放在当时的学术背景和民间文学研究的发展中进行分析 ,说明他在民间文学方面成就卓越 ,以引起人们对这位学者的全面认识。
2001年04期 92-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k] [下载次数:3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束有春
文物古迹是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 ,是历史在它某一瞬间的凝固 ,通过对这些无数凝固点的审视和阅读 ,可以把握住历史的脉搏 ,聆听到历史的脚步声 ,欣赏到历史在它“流动”行程中的美妙韵律。江苏文物古迹 ,是江苏文明发展史的物质写照
2001年04期 97-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下载次数: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杨剑龙
新现实主义小说以人物难堪的处境、故事无奈的结局、分享艰难的努力等 ,使其在总体上呈现出一种沉郁而不乏温馨的审美风格 ,是 90年代文坛上一片沉重而多情的风景
2001年04期 101-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下载次数:1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爱松
须兰的小说创作 ,将背景置于一个相对遥远的、作者未曾经验过的历史时空 ,通过对人物的大量的非自然死亡的描绘和追溯 ,凸现出历史和人生的偶然性因素与非逻辑性因素 ,创造了神秘、幽玄、繁华中透着冷清的艺术氛围
2001年04期 105-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下载次数:2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张晓峰
散文热从 90年代已经成为一种引人注目的文化现象。其背后的主导力量有二 ,一是商业文化的发达 ,市民阶层的崛起 ;二是知识分子传统的社会情结在起作用。二者既对抗互补 ,又相生共容 ,从而生成了一个活跃多元的文化空间
2001年04期 109-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下载次数: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王述坤
本文以大量例证阐述了日文原文和中文译文中都像书法作品—样有“气”,理解好了原文的语法上的修饰关系 ,就理好了原文的“气”,表达的中文通顺达意 ,也就理好了译文的“气”。理好“气”既和日语的理解水平有关 ,也和中文的水平有关 ;使用中文中的虚词才能将译文译得准确无误 ,译文的“气”才能理顺
2001年04期 113-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k] [下载次数:1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孟广德
体是日语动词重要的语法法范畴之一。体表示动作或状态所具有的内在界限。日语动词体的表达方式有三种 :一是动词连用形后通过接续动词“て”,再接补助动词 ;二是动词连用形后直接接辅助动词 ;三是借助于一些惯用型来表达。关于体的分类 ,诸家提法不一。笔者从中国学生学习和理解的角度着眼 ,参照语法学派的一般观点 ,分成 8大类 :即将体 ,起始体 ,持续体 ,存续体 ,完成体 ,备放体 ,趋向体 ,试做体
2001年04期 117-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9k] [下载次数:2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谷肖梅
本歌取是日本传统诗歌形式——和歌的一种修辞手法。与汉诗中的借典手法不尽相同。它产生于万叶时代 ,在历代御撰和歌集中鲜有收录 ;然而 ,在 30 0多年后的《新古今和歌集》中 ,运用了本歌取的和歌却随处可见。本文作者对此深感兴趣 ,探索了其兴盛的原因 ,并主要以《新古今和歌集》为例 ,介绍了本歌取的种类及方式。
2001年04期 121-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4k] [下载次数:4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王勤
高等学校加强审美教育 ,主旨在于“育人”。审美教育就其本质属性而言 ,应是一种情感教育 ,是高等教育中不可缺失的组成部分 ;高校审美教育具有情感性、形象性、熏陶性三大特征 ;美育工作者要引导学生“按照美的规律”美化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 ;高校应通过各种途径、各种活动加强审美教育 ,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协调发展。
2001年04期 126-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k] [下载次数:1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刘英
本文采用数量分析方法 ,对东南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99~ 2 0 0 0年刊载论文的相关情况作了较为系统的阐述分析 ,指出东大文科学报创刊两年来已经形成了一定规模
2001年04期 129-1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下载次数: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李玉2001年04期 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k] [下载次数: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刘荫柏
有关中国戏剧的起源与形成 ,一直是近现代学者研究探讨的焦点 ,因为史无明文记载 ,后人研究的角度不同 ,众说纷坛 ,莫衷一是。大体上说有六种观点 ,即巫觋说、歌舞说、傩文化说、俳优说、傀儡说、梵剧说。因为研究者的角度不同 ,又都占有一定的资料 ,均能给人以启迪
2001年04期 133-1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k] [下载次数:5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